2024-10-19 06:46:23 | 大学科目网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专业就业前景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专业并非冷门,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体如下:
1、数学类专业:
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集中在计算机、金融等相关行业领域。
另外,数学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都不困难,可以转向很多理工、经济类专业,比如计算机、统计、金融、经济学等。
2、物理类专业: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深造的专业大部分为物理学相关专业。
就业也是很有优势,职业分布一般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是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3、化学类专业:
以北京大学为例,化学专业出国率接近50%,保研率35%,出国和保研的大多数从事化学科研与化学相关的行业。化学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作,就业职位包括化验员、研发工程师、实验员、化学分析员、化学教师、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同时还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精细化学设计合成与分析和能源材料化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4、生物类专业:
毕业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比较热门的就三个:一是初高中生物老师,二是对口研发,三是到大城市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任职。
还可以到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但一般学历要求高,需要读完博士,这也恰恰是符合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式的理念。
5、工科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2种。其中工程力学主要是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核工程与核技术主要是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等。
工程力学就业偏向土建方向,跟土木工程有一定相似性,本科毕业生就业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还可从事教育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和科技、核工程部门、主要集中在于近代物理技术和IT密切相关的部门,例如去核电站从事核电仪器设备行业的对口工作。而读研比较热门的是核电和热动两个方向。
6、历史类专业: 大学科目网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可以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世界史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外文翻译、中小学教学和研究、政府部门外事办等工作。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可以从事考古勘探,文物鉴定,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7、汉语言文学:
基础教育教师、IB课程的人文课程教师、媒体出版单位的古文字的编辑、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单位从事编辑写作、文秘行政、文案策划、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新闻文艺出版、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及文化等。
8、哲学专业:
毕业可去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如公务员;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9、基础医学:
毕业后去各个研究所做科研工作,也有些同学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尤其是美、德国家,留在国外或者回国继续做科研。
可以留在学校做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可以去医药公司做药品研制或者做医药代表,这种只要做出成绩,薪酬就不用愁的。医学专业大多都是八年制,深造也是医学类专业的常态。一般学基础的出国的较多,出国很有前景的。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
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武汉大学强基计划转段保研率百分之6。根据查询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思课解析|全面复盘2023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整体情况武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思课解析|全面复盘2023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整体情况武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海南高考各学校成绩排名海南高考各学校成绩排名如下:1、同济大学506分同济大学(Tongji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ät),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2、武汉大学5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武汉大学强基计划转段保研率百分之6。根据查询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武汉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为54%。根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初审总人数为954人,其中通过的人数为516人,通过率在516÷954X100%,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为54%。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是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武汉大学强基计划转段保研率百分之6。根据查询武汉大学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1 北京大学 北京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3 清华大学 北京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9 南开大学 天津10 天津大学 天津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1
2024-09-21 17:30:52
2024-09-30 02:04:14
2024-08-06 17:18:41
2024-06-25 23:46:37
2024-07-23 05:59:09
2024-07-23 11: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