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

2024-01-02 19:57:45 | 大学科目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

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

高考结束后,辽宁的小伙伴都焦急的等待高考成绩的公布,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道成绩公布后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本文根据往年辽宁高考志愿填报志愿的时间整理了以下相关知识。

一、2021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

根据历年辽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我们可以推测辽宁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2-3天内就可以填报志愿了,届时所有考生按照辽宁高考志愿填报批次的顺序网上填报志愿。具体2021年辽宁高考志愿的批次设置和志愿设置,考生可以登录聚志愿网站查看详细信息。

二、2021年辽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注意事项

录取批次之间的关系

1.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武警院校、司法类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综合评价试点院校、航海类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提醒

在录取中,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分析

有调查显示,高考的六大热门专业有经济管理、数理化基础、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法学;六大冷门高薪的专业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西班牙语航空航天工程建筑学外交学工程物理

不少考生对“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认为进“热门”专业是将来找到好工作的途径。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分析

“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但就业率很高。

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每个考生,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热门”与“冷门”之间适合自己的选择。

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

2021年辽宁新高考的变与不变、志愿填报的规则与策略指南


新高考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平行志愿”这一重要投档模式得以继续保留。因此,在认真研究新高考改革各项举措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下面,《招生考试通讯》全媒体以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在浙江和山东等高考改革省份的招生录取工作经验,与考生和家长共同探讨辽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志愿填报策略。

一、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核心规则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最为核心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举例而言,2021年辽宁省在普通本科批设置有112个“专业+学校”平行志愿,考生填报完成后,省级招办将依次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投档。

检索投档时,首先将所有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以及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位,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即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遵循志愿”原则,是指按照位次高低,轮到某一考生投档时,遵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从前向后检索。即首先尝试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如该院校专业已投档额满,则将尝试投档第二个志愿;若仍未能投档成功,则继续依次向后,直至某一志愿投档成功或考生所填的N个志愿均未能投档成功;至此,再启动位次低于该考生的下一位考生的投档程序。所以,各院校专业的最低投档分数,并非省级招办或院校所提前划定,而是随着进档的最后(位次最低)的一位考生的高考成绩而自动生成的。

(二)新高考“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平行志愿的注意事项

1.平行志愿有检索的先后顺序。

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先后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满足某几个志愿投档条件后会被多个志愿同时录取。考生档案被投档至某一个志愿后,后续的志愿就不再参与检索。

2.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在同一个录取批次内,考生档案最多只能被投档至一个志愿当中。一旦被已投档高校退档,考生档案就无法再投往其他任何志愿当中,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

3.没有服从志愿选项,考生及家长必须仔细了解所填报专业的身体条件等特殊要求。

“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会被直接投档至学校的具体专业(类),且没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达到所投专业的录取要求,则面临被直接退档的风险。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因此,考生应认真了解自身的高考体检结果,并仔细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体检标准中对自身条件的特殊要求。例如,色盲、色弱的考生应尽量避开化学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等相关专业。

二、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梯度策略

平行志愿在同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且有检索的先后顺序,这就要求考生务必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梯度,通过“冲、稳、保”的志愿结构,形成从前往后的顺位志愿梯度,确保不滑档。一般而言,考生应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渴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冲、稳、保”的志愿结构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辽宁省考生而言,面对全新的“3+1+2”“专业(类)+学校”模式以及较多的志愿填报数量(普通本科批次最多可填报112个志愿,普通专科批次最多可填报60个志愿),如何科学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如何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利用往年文理位次,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

虽然“3+1+2”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但“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各省份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因此,建议考生仍可参考借鉴各高校近几年在辽宁省分文理录取最低分及位次等数据,在往年文理位次的基础上,向前向后进行一定拓展,以此判断被所填志愿录取希望的可能性。

举例而言,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在辽宁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为615分,位次约为6800名;文科录取最低分为625分,位次约为1100名。可大致推测,在满足选考科目要求的前提下,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5500名以内的,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65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75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80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同理,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900名内,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10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13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15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

(二)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

结合招生录取工作经验,我们建议考生按照“三三制”原则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三三制”原则当中的第一个“三”是“三步走”,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第二个“三”是“三分之一”,即“冲、稳、保”的三个梯度的志愿数量分别占志愿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大学科目网

第一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冲”的志愿。

考生要把自己最喜欢且有一定录取希望的“专业(类)+学校”志愿放在最前面,即所谓的“低分高录”。

这里有几个注意事项:

1.在选考科目要求方面限制性较高的专业,因为有资格报考的考生大幅减少,竞争程度往往会低一些。

2.相对偏远地区的层次较高的学校的一般专业录取分数更容易出现“爆冷”现象。

3.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低分高录”的选择之一。如,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辽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69分、普通类理工录取最低分则为615分,两者分差达46分。虽然分差较大,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在就读、考研、推免和就业等方面均与普通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且相较普通考生,还能享受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家庭条件允许的考生而言,选择因学费较高而录取分数相对降低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第二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学校”作为“稳”的志愿。

即考生的分数或位次与填报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当或相差不大,考生投档到该校的可能性较大。考生可以在广泛收集和了解相关报考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定位,对专业有明确倾向的考生,可以着重关注专业,根据兴趣、特长详细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实力、师资力量以及就业状况等信息,综合考虑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及对应院校;对专业无明确倾向的,可以重点考虑院校层次、地域等因素,结合自身成绩,初步选定院校范围,并详细了解人才培养特色及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多方面信息,最终确定目标高校,并选择其中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

第三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保”的志愿,即“高分低录”。

针对这些志愿,考生在分数上应当是有较大优势的,被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大。“保”的志愿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因“冲”或“稳”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滑档的情况发生。

(三)充分重视学校平台的重要性

新高考改革充分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高中选科还是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专业的重要性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却预示着未来发展的高度。尤其是“双一流”“985”“211”建设高校、部属高校以及一些省部共建高校等,这些高校社会知名度高、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在所属区域影响力大,培养的同学整体能力强、潜力大、质量高,本科继续深造的平台高、机会多。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大批考生争相报考。即便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存在“冷”“热”专业分差加大的风险,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或位次仍然居高不下。从中国海洋大学近年在浙江、山东新高考录取情况看,学校各专业录取排位总体上比较稳定,同改革前录取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并未出现排位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的情况。

(四)充分重视“不限选考科目要求”专业中的“黑马”

从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浙江和山东的录取经验看,一些往年的所谓“冷门”专业,受新高考改革不限选考科目要求、有资格报考的考生数量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录取考生分数和位次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在新高考模式下,这种“冷门”专业变“黑马”的现象值得考生和家长给予高度关注。

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

辽宁高考志愿填报

普通类录取批次划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高校综合评价录取安排在我省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招生,考生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相关招生规定、要求、条件等,符合报考条件、有意报考的考生,须将综合评价录取院校填报在本科提前批的第一顺序志愿。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考生及家长必须全面掌握各高校和专业的数据信息。高考分数出来后,应该对全省各批次的录取分(即投档线)、考生成绩与投档线的分差、心仪学校和专业往年录取分在本省的排名情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心仪学校和专业今年在本省的招生人数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参考各高校及其各专业往年在我省投档成绩的排位情况,以及各专业在我省的招生人数,填报与成绩和兴趣相匹配的高校。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科目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辽宁高考成绩出来后什么时候填志愿及志愿填报几天具体时间安排”相关推荐